因為很喜歡第一季的螢之光
所以當知道有第二季出來
馬上就跟得很緊地把第二季看完了
跟第一季的談戀愛相比
第二季的主題圍繞在結婚上
我覺得真的是很有深度的劇情
絕不是表面搞搞笑而已
至少我幾乎每一集都每看必哭
覺得很適合給打算要結婚,或甚至已經結婚的人看
或許會很有啓發也說不定
以下有雷...
第一季的螢之光真的非常搞笑
第一次看到我的偶像藤木直人可以把他那英俊的臉蛋扭曲成那個樣子
加上部長跟小螢的對話及互動
每一集都可以讓人笑到噴飯
第二季的故事則是發生在第一季的三年後
部長深情地等小螢從香港回來開始
關於結婚的一連串準備行動就陸續展開了
看第一季的我老實說是沒動什麼頭腦的
只要哈哈大笑就好了
但第二季的劇情老實說有種前呼後應的感覺
當我看完最終篇,真的有被解答到"什麼是結婚"這個問題
或許也就是部長跟小螢這個極端的例子
才會讓人省思到結婚到底是甚麼樣子吧
小螢是個標準的魚干女
在第二季的前幾集
她一直都在為了結婚作準備
例如忍耐.做家庭主婦.早起做早餐等等
但她沒有一樣做好的
即使如此,她還是決定要做足結婚前的種種儀式
以示對部長的尊重
換句話說,她是為了部長才這麼做的
也是因為她很愛部長,基於愛,所以才這麼做的
但一直到最後
她才發現不管怎麼樣
她都還是一個魚干女
即使是結婚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這件事情,部長卻是早就知道的了
部長因為是已經結過一次婚的人
面對婚姻真的成熟很多
他一點都不期待小螢會因為跟他結婚而變成一個成熟又有女人味的女人
他反而跟小螢說,妳只要一直保持現在這個樣子就可以了
反過來看,其實部長也一直按照他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
他習慣早起做早餐.習慣自己收集集點卡.習慣很多事情都自己來
他也不想這些習慣因為結婚而改變
也正因為小螢從來不去想這些事情.不干涉他那麼多
所以他才能保持他最喜歡也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於是屬於他們兩人的婚姻生活就自然成型了
就是兩個人都處於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完全不勉強對方改變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他們的婚姻
當然,還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兩個人一起去做
但這些事情不管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
基本上的做法都不會有太大改變
這就是部長一開始就設想到,而小螢到最後也終於明白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當有人問我Aaron是不是我的Mr.Right時
我回答不出來,卻只能回答:
"至少跟他在一起我覺得很自由.很快樂
因為我知道我可以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還有當初跟Aaron在一起的時候
不到一個月就有老夫老妻的感覺
我並不覺得變成像老夫老妻有什麼不好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那代表濃情轉淡
但你真的覺得在濃情中的你是真正的你嗎?
那個每次出門前都要精心打扮.為對方的一舉一動心跳上上下下
應該是妳未來每一天的狀態嗎?
如果是,那也太辛苦了吧
老夫老妻在一起就是最自然的感覺
兩個人都不需要勉強自己,表現出自己最原始的樣子就可以了
因為他們知道,不管自己如何,對方都可以百分之百完全地接受
常常有人說結婚前你是怎樣怎樣,結婚後怎麼就變成另外一個人
那就是還沒有真正完全地了解及接受對方
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很少會突然因為結婚變成另一個人
只會因為時間的拉長而慢慢回到原本的自己
如果兩個人都依然深愛.並可以接受對方原本的自己
那就是段幸福的婚姻,不是嗎?
所以我突然也覺得
不用因為結婚或成為父母
而勉強自己或對方太多
因為長久下去,即使真的達到目標
也是很痛苦的
沒有人想長久陷在痛苦的狀態下
也沒有人會想看到對方為自己變成那個樣子
所以還是順其自然一點吧
這樣生活下去會比較開心呢
也不用太在乎別人講什麼了
沒辦法早起做早餐就算了吧
畢竟是自己的生活
迎合別人使自己痛苦又有什麼意義呢
以上
小螢真的是很幸福呢
有一個這麼會替她著想的部長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留住下一個角落
我不是一個愛逛街的人
也不會因為喜歡一家店就經常光顧
但如果有機會
我一定會去店裡喝杯咖啡
不是貪咖啡好喝或蛋糕好吃
就只是拜訪一位老朋友
看到一切如昔,感覺就會很好
心裡也多了一份安定踏實的感覺
有個聲音會暗暗告訴我:
妳看,這個世界還是一樣美好
這樣我就可以放心地離開
但也有幾次
當我一如往常來到熟悉的地方
卻發現那家店已經不復存在
當下心裡一定會這樣想:
這樣好的一家店怎麼會無法生存呢
但轉念一想我不是就愛它的隱蔽.它的清幽嗎?
客人少,要生存當然是比較難的
或許老闆本身也比較隨意
所以就將鋪子收了吧
只是那個充滿日光的位子
我每次都固定坐的my favorite corner
就這樣又消失了一個
老闆在關店的時候會不會在心裡閃絲惋惜呢
通常這樣的地方,我不會再去第二次
因為深怕記憶中的favorite corner變成另一個樣子
相關的回憶與感覺也會一併破滅
我把那樣的畫面放到自己心裡的角落
一樣是favorite corner,只是無法再創造新的回憶了
這個城市依然在不斷變動著
也許沒有哪家店可以永恆不朽
如果可以,我還真希望那位老闆可以繼續守著與客人的回憶一直經營下去
一家充滿了故事與回憶的咖啡店
沖出來的咖啡應該也會特別香醇吧
也不會因為喜歡一家店就經常光顧
但如果有機會
我一定會去店裡喝杯咖啡
不是貪咖啡好喝或蛋糕好吃
就只是拜訪一位老朋友
看到一切如昔,感覺就會很好
心裡也多了一份安定踏實的感覺
有個聲音會暗暗告訴我:
妳看,這個世界還是一樣美好
這樣我就可以放心地離開
但也有幾次
當我一如往常來到熟悉的地方
卻發現那家店已經不復存在
當下心裡一定會這樣想:
這樣好的一家店怎麼會無法生存呢
但轉念一想我不是就愛它的隱蔽.它的清幽嗎?
客人少,要生存當然是比較難的
或許老闆本身也比較隨意
所以就將鋪子收了吧
只是那個充滿日光的位子
我每次都固定坐的my favorite corner
就這樣又消失了一個
老闆在關店的時候會不會在心裡閃絲惋惜呢
通常這樣的地方,我不會再去第二次
因為深怕記憶中的favorite corner變成另一個樣子
相關的回憶與感覺也會一併破滅
我把那樣的畫面放到自己心裡的角落
一樣是favorite corner,只是無法再創造新的回憶了
這個城市依然在不斷變動著
也許沒有哪家店可以永恆不朽
如果可以,我還真希望那位老闆可以繼續守著與客人的回憶一直經營下去
一家充滿了故事與回憶的咖啡店
沖出來的咖啡應該也會特別香醇吧
我的新寵物記事(二)
新寵物Noki,別名寶子
最近越來越懂事了
似乎有開始從小貓小狗進階到紅毛猩猩的心智程度
尤其當媽媽我發現他聽得懂的話越來越多時
心裡真的有股說不出的驚喜
加上他模仿與行動能力越來越強大
感覺身為父母的在心理上即將要邁向第二階段了
---
說話篇
本來覺得寶子只是會發出爸爸媽媽的音
一直都還不懂得叫人
有一天居然會伸出手說"抱抱"了
而且非常不害臊
好像索抱索得理所當然的樣子
但看到寵物裝出乖巧又惹人憐愛的樣子(而且都開口說話了)
讓人實在無法拒絕他
於是這小子從此就懂得在想要人抱的時候就抱抱抱抱並伸著手朝人一直跑過去
大家也無法裝作聽不懂他在講甚麼而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了
然後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居然會在抱抱前面加一聲媽媽或爸爸
而且問他媽媽或爸爸在哪裡
他也都可以準確地指出來
代表他不是碰巧講對的,是真的在講"媽媽 抱抱""爸爸 抱抱"
媽媽我這時終於可以欣慰地接受這個稱呼了
真的是等了好久啊......
---
聽話篇
話說寵物Noki本來就已經會聽一些簡單的指令
例如"起來""坐下""過來""把東西收好"等等之類的
而媽媽我一直把其他的話當耳邊風般自顧自地照樣講著
像是:"Noki我們要上樓了,把東西收好.電風扇關掉我們就可以上去囉"
以前這句話講完後,我必須帶頭開始收東西寶子才會跟著收
然後我自己去關電風扇,三催四請請他上樓
現在我講完以後寶子就會真的按我說的去收東西跟關電風扇
然後去樓梯口那邊等我
雖然不見得東西真的收好了或電風扇真的關掉了(他只是隨便按著鈕而已)
但為娘的我已經對於他長足的進步非常地感動了
現在要吃飯的時候,有時候甚至不用我講
他就自己跑去他的位子上拿圍兜兜坐著等吃飯
讓原本悠閒地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準備他飯菜的我不敢怠慢
被逼得趕快把他的東西弄好送上
所以我現在開始訓練他自己吃飯的能力
這樣以後我就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管他了^^
(謎之聲:不是還打算要訓練他做飯菜以及其他所有目前需要妳做的家事嗎?)
---
模仿篇
因為平常吃飯時我都會看電視
最近電影台的電影實在太難看
就會看台灣的Channel [V]
每次只要一轉到Channel [V]這小子就會停下來看
他似乎對於說國語的主持性節目特別有共鳴
(也不能怪他,他現在可能就國語聽得最懂)
而且還會一邊看一邊模仿主持人或VJ的動作
尤其是節目只有VJ一個人在台上的他學得最起勁
然後自己一個人在那邊重複做得超開心
讓媽媽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轉台
總覺得讓他聽聽音樂跳跳舞也不錯,而且至少看到的人都蠻懂得穿著打扮的
但一直記得有專家說過看電視會變笨,因為不會動腦子
看寶子一邊模仿我一邊想難道這不算是一種學習嗎.....
於是這個問題還是無解中
有人說小的模仿大的小孩比較快
不知道是因為最近開始參加香港台媽的活動,所以讓寶子認識了一些哥哥姐姐
還是本來就是年紀到了愛模仿的階段
覺得認識了哥哥姐姐後寶子的模仿進度加快了
而且在學習講話上也有幫助
例如有一天跟外婆用skype視訊時
外婆說2他就跟著說2
2222很多次後越說越標準,還會捲舌呢
還有一次是睡前躺在床上
自己突然開始底迪底迪一直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知道有個小表弟剛剛出生了呢
---
貼心篇
寶子自從大約兩個月前晚上慢慢恢復一覺到天亮後
整個人都變得可愛很多(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
就算他白天有時候還是會鬼哭神嚎要我抱他
我都覺得可以忍受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關係
我跟他的親密關係大躍進
他很愛在愛睏的時候把我的身體當床滾來滾去
試想像本人正斜倚在沙發上看電視
寵物Noki爬到我身上來
然後趴在我身上
接著用他的臉在我的臉旁邊蹭來蹭去
這....不就是寵物的行為嗎!?
這天晚上寶子又賴玩不想睡覺
關燈以後一直在我身邊滾來滾去
儘管我已經換了N個位子跟姿勢不想碰到他
但他就跟口香糖一樣繼續用不同姿勢滾過來硬是要靠在一起
因為前一天晚上他就這樣在床上磨蹭了一個半小時才睡著
媽媽我生氣地說:"寶子你半小時內沒睡著馬麻就出去了
馬麻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然後因為鼻塞的關係,我就坐到床下去
此時寶子似乎意識到母親的發怒
開始乖乖地躺在床上不亂動,準備要進入睡眠模式了
當然他還是有嘗試坐起來找我抱抱
碰了一鼻子灰之後就乖乖躺下去繼續睡
輾轉換了兩三個姿勢滾到我旁邊後
媽媽我非常想出去醒個鼻涕
於是我小小聲跟寶子說馬麻想出去了晚安
這時寶子伸出一隻手來想拉住我的手
弄不清楚他是不想我走還是想握手言和
媽媽我只好跟他一起躺了下來
寵物寶子似乎對這個行為相當釋懷
不到一分鐘就安詳地睡著了
小孩.....真的是寶貝啊
最近越來越懂事了
似乎有開始從小貓小狗進階到紅毛猩猩的心智程度
尤其當媽媽我發現他聽得懂的話越來越多時
心裡真的有股說不出的驚喜
加上他模仿與行動能力越來越強大
感覺身為父母的在心理上即將要邁向第二階段了
---
說話篇
本來覺得寶子只是會發出爸爸媽媽的音
一直都還不懂得叫人
有一天居然會伸出手說"抱抱"了
而且非常不害臊
好像索抱索得理所當然的樣子
但看到寵物裝出乖巧又惹人憐愛的樣子(而且都開口說話了)
讓人實在無法拒絕他
於是這小子從此就懂得在想要人抱的時候就抱抱抱抱並伸著手朝人一直跑過去
大家也無法裝作聽不懂他在講甚麼而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了
然後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居然會在抱抱前面加一聲媽媽或爸爸
而且問他媽媽或爸爸在哪裡
他也都可以準確地指出來
代表他不是碰巧講對的,是真的在講"媽媽 抱抱""爸爸 抱抱"
媽媽我這時終於可以欣慰地接受這個稱呼了
真的是等了好久啊......
---
聽話篇
話說寵物Noki本來就已經會聽一些簡單的指令
例如"起來""坐下""過來""把東西收好"等等之類的
而媽媽我一直把其他的話當耳邊風般自顧自地照樣講著
像是:"Noki我們要上樓了,把東西收好.電風扇關掉我們就可以上去囉"
以前這句話講完後,我必須帶頭開始收東西寶子才會跟著收
然後我自己去關電風扇,三催四請請他上樓
現在我講完以後寶子就會真的按我說的去收東西跟關電風扇
然後去樓梯口那邊等我
雖然不見得東西真的收好了或電風扇真的關掉了(他只是隨便按著鈕而已)
但為娘的我已經對於他長足的進步非常地感動了
現在要吃飯的時候,有時候甚至不用我講
他就自己跑去他的位子上拿圍兜兜坐著等吃飯
讓原本悠閒地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準備他飯菜的我不敢怠慢
被逼得趕快把他的東西弄好送上
所以我現在開始訓練他自己吃飯的能力
這樣以後我就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管他了^^
(謎之聲:不是還打算要訓練他做飯菜以及其他所有目前需要妳做的家事嗎?)
---
模仿篇
因為平常吃飯時我都會看電視
最近電影台的電影實在太難看
就會看台灣的Channel [V]
每次只要一轉到Channel [V]這小子就會停下來看
他似乎對於說國語的主持性節目特別有共鳴
(也不能怪他,他現在可能就國語聽得最懂)
而且還會一邊看一邊模仿主持人或VJ的動作
尤其是節目只有VJ一個人在台上的他學得最起勁
然後自己一個人在那邊重複做得超開心
讓媽媽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轉台
總覺得讓他聽聽音樂跳跳舞也不錯,而且至少看到的人都蠻懂得穿著打扮的
但一直記得有專家說過看電視會變笨,因為不會動腦子
看寶子一邊模仿我一邊想難道這不算是一種學習嗎.....
於是這個問題還是無解中
有人說小的模仿大的小孩比較快
不知道是因為最近開始參加香港台媽的活動,所以讓寶子認識了一些哥哥姐姐
還是本來就是年紀到了愛模仿的階段
覺得認識了哥哥姐姐後寶子的模仿進度加快了
而且在學習講話上也有幫助
例如有一天跟外婆用skype視訊時
外婆說2他就跟著說2
2222很多次後越說越標準,還會捲舌呢
還有一次是睡前躺在床上
自己突然開始底迪底迪一直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知道有個小表弟剛剛出生了呢
---
貼心篇
寶子自從大約兩個月前晚上慢慢恢復一覺到天亮後
整個人都變得可愛很多(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
就算他白天有時候還是會鬼哭神嚎要我抱他
我都覺得可以忍受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關係
我跟他的親密關係大躍進
他很愛在愛睏的時候把我的身體當床滾來滾去
試想像本人正斜倚在沙發上看電視
寵物Noki爬到我身上來
然後趴在我身上
接著用他的臉在我的臉旁邊蹭來蹭去
這....不就是寵物的行為嗎!?
這天晚上寶子又賴玩不想睡覺
關燈以後一直在我身邊滾來滾去
儘管我已經換了N個位子跟姿勢不想碰到他
但他就跟口香糖一樣繼續用不同姿勢滾過來硬是要靠在一起
因為前一天晚上他就這樣在床上磨蹭了一個半小時才睡著
媽媽我生氣地說:"寶子你半小時內沒睡著馬麻就出去了
馬麻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然後因為鼻塞的關係,我就坐到床下去
此時寶子似乎意識到母親的發怒
開始乖乖地躺在床上不亂動,準備要進入睡眠模式了
當然他還是有嘗試坐起來找我抱抱
碰了一鼻子灰之後就乖乖躺下去繼續睡
輾轉換了兩三個姿勢滾到我旁邊後
媽媽我非常想出去醒個鼻涕
於是我小小聲跟寶子說馬麻想出去了晚安
這時寶子伸出一隻手來想拉住我的手
弄不清楚他是不想我走還是想握手言和
媽媽我只好跟他一起躺了下來
寵物寶子似乎對這個行為相當釋懷
不到一分鐘就安詳地睡著了
小孩.....真的是寶貝啊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我看"窮爸爸 富爸爸" (二)
之所以Aaron會接觸這套書
也無非是認識了一個作直銷的朋友的關係
我看到"富爸爸商學院"這本時
才終於明白這套書之所以被直銷人士奉為聖經的原因
因為依照作者與富爸爸的理論
想要增加"非工資收入"有幾個方法
包括收租.企業盈利.分紅.股利等
還有如何"快速從創建自己企業達到財稅自由"的兩個方法:
一是從事特許經營權的商店,也就是所謂的加盟
二是從事直銷
這兩個方法最大的共同點就是
已經有人透過不斷試驗而建立了一套成功的營運模式
你可以以最低的風險及犯錯機率去擁有一個自己的企業
而"擁有企業"就是邁向有錢人之路的第一步
作者本身力行了富爸爸的成功之道並讓自己在47歲的時候達到財稅自由正式退休
但他說如果他可以重來一次
他一定會選擇直銷作為他建立企業的不二首選
他的大力推薦讓我重新省視了對直銷陰謀論的觀點
他之所以這樣推崇直銷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認為企業應俱備企業願景
這個願景是正面而且對社會大眾有貢獻的
而直銷的本意就是將好的產品推薦給需要的人
因此這個願景應該要被正確地發揚光大
然而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討厭直銷
是因為許多直銷企業只是為了賺錢,而忽略了願景
因此就造成了市面上直銷企業制度參差不齊的原因
不過直銷之所以吸引了那麼多想賺錢的人
也是因為他們的制度所造成
作者認為直銷就像是將一個人看成產品的總代理
他的下線就是他的客戶,但每個客戶都可以當自己是總代理
於是每個人都當老闆,每個人都透過下線的營業額來獲取"非工資收入"
當有一天你的"非工資收入"大於你的總支出時
你就達到了財稅自由
在我同意這個觀點的同時
我也產生了兩個疑惑
一是如果直銷真的那麼好.那麼正面
那麼是不是應該每個人都去做-->陰謀論
二是財稅自由既然那麼重要
那我是不是也應該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顧一切去做任何可以達到財稅自由的事情ex.直銷
這兩個疑惑在我看書的過程中慢慢成型
我也一直在尋找答案
後來我慢慢想通了
那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大家都不是有錢人的理由
當然,你可以跟作者一樣
認為做不成有錢人只是因為你不願意去嘗試犯錯並建立自己的企業而已
但我要問的是(跟我在"直銷陰謀論"裡講的一樣)
難道一定要走這條路才可以獲得"成功"嗎
"成功"的定義是甚麼,"財稅自由"?
我過去的字典裡沒有這個名詞是因為學校沒有教過我
但即使當年學校有教過我,我會不會選擇這件事做為我人生的目標跟對"成功"的定義呢?
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當我在思考我要怎麼達到財稅自由時
我想到我過去的人生目標 -- 成為一個在自己專長的業界裡受人敬重的前輩
在古老的村落裡就是那個長老
不一定有錢.有權,但當晚輩想找人諮詢時第一個就會去找他
我想我追求的應該是"名譽"或"地位"吧
我以我在想當我達到財稅自由後,我可以獲得我想得到的名譽或地位嗎?
如果不行,我可以稱之為"成功"嗎?
有人這樣打比方
說如果將學校成績分成A.B.C三個等級
通常成績最好的A畢業後會變成醫生.律師.分析師等專業人士
B會變成普通雇員
C則最有機會變成老闆,因為他們以上兩種都做不好
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我也並不認為就因為如此
覺得身為A或B的人就應該去做C做的事
因為你不可能叫C去做醫生或律師
但醫生或律師總需要有人來作
他有機會成為一個做得比較差的B,透過努力可能可以做得不錯
但如果僅僅因為如此就下結論或說A你去做C做的事吧
那絕對是不正確的
我在想為什麼這世界上有錢人總是佔少數
是因為大家都不懂得如何賺錢嗎?
那如果學校開始教大家如何開企業去賺錢
這個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這樣不就跟直銷陰謀論一樣
大家都去當老闆沒有人做員工了?
當然我不是想說大家不應該抱持一顆想賺大錢當老闆的心
只是我突然覺得這樣的社會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還是需要有人追求名譽.追求地位.追求博愛.追求和平
不然這個世界只剩下錢,還剩下什麼呢?
企業只是為了賺錢,那不就跟中國賣假貨一樣了嗎?
發現自己看清了這一點
我突然安心了不少
因為我發現或許學校是故意不教這些的
你可以說是那些在政府裡的有錢人不想讓大家變有錢
但我寧願相信這是一種保護機制
只要你有了基礎的道德良知,並在後天補足了自己的財務知識
還是有機會可以成為有錢人的
也無非是認識了一個作直銷的朋友的關係
我看到"富爸爸商學院"這本時
才終於明白這套書之所以被直銷人士奉為聖經的原因
因為依照作者與富爸爸的理論
想要增加"非工資收入"有幾個方法
包括收租.企業盈利.分紅.股利等
還有如何"快速從創建自己企業達到財稅自由"的兩個方法:
一是從事特許經營權的商店,也就是所謂的加盟
二是從事直銷
這兩個方法最大的共同點就是
已經有人透過不斷試驗而建立了一套成功的營運模式
你可以以最低的風險及犯錯機率去擁有一個自己的企業
而"擁有企業"就是邁向有錢人之路的第一步
作者本身力行了富爸爸的成功之道並讓自己在47歲的時候達到財稅自由正式退休
但他說如果他可以重來一次
他一定會選擇直銷作為他建立企業的不二首選
他的大力推薦讓我重新省視了對直銷陰謀論的觀點
他之所以這樣推崇直銷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認為企業應俱備企業願景
這個願景是正面而且對社會大眾有貢獻的
而直銷的本意就是將好的產品推薦給需要的人
因此這個願景應該要被正確地發揚光大
然而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討厭直銷
是因為許多直銷企業只是為了賺錢,而忽略了願景
因此就造成了市面上直銷企業制度參差不齊的原因
不過直銷之所以吸引了那麼多想賺錢的人
也是因為他們的制度所造成
作者認為直銷就像是將一個人看成產品的總代理
他的下線就是他的客戶,但每個客戶都可以當自己是總代理
於是每個人都當老闆,每個人都透過下線的營業額來獲取"非工資收入"
當有一天你的"非工資收入"大於你的總支出時
你就達到了財稅自由
在我同意這個觀點的同時
我也產生了兩個疑惑
一是如果直銷真的那麼好.那麼正面
那麼是不是應該每個人都去做-->陰謀論
二是財稅自由既然那麼重要
那我是不是也應該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顧一切去做任何可以達到財稅自由的事情ex.直銷
這兩個疑惑在我看書的過程中慢慢成型
我也一直在尋找答案
後來我慢慢想通了
那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大家都不是有錢人的理由
當然,你可以跟作者一樣
認為做不成有錢人只是因為你不願意去嘗試犯錯並建立自己的企業而已
但我要問的是(跟我在"直銷陰謀論"裡講的一樣)
難道一定要走這條路才可以獲得"成功"嗎
"成功"的定義是甚麼,"財稅自由"?
我過去的字典裡沒有這個名詞是因為學校沒有教過我
但即使當年學校有教過我,我會不會選擇這件事做為我人生的目標跟對"成功"的定義呢?
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當我在思考我要怎麼達到財稅自由時
我想到我過去的人生目標 -- 成為一個在自己專長的業界裡受人敬重的前輩
在古老的村落裡就是那個長老
不一定有錢.有權,但當晚輩想找人諮詢時第一個就會去找他
我想我追求的應該是"名譽"或"地位"吧
我以我在想當我達到財稅自由後,我可以獲得我想得到的名譽或地位嗎?
如果不行,我可以稱之為"成功"嗎?
有人這樣打比方
說如果將學校成績分成A.B.C三個等級
通常成績最好的A畢業後會變成醫生.律師.分析師等專業人士
B會變成普通雇員
C則最有機會變成老闆,因為他們以上兩種都做不好
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我也並不認為就因為如此
覺得身為A或B的人就應該去做C做的事
因為你不可能叫C去做醫生或律師
但醫生或律師總需要有人來作
他有機會成為一個做得比較差的B,透過努力可能可以做得不錯
但如果僅僅因為如此就下結論或說A你去做C做的事吧
那絕對是不正確的
我在想為什麼這世界上有錢人總是佔少數
是因為大家都不懂得如何賺錢嗎?
那如果學校開始教大家如何開企業去賺錢
這個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這樣不就跟直銷陰謀論一樣
大家都去當老闆沒有人做員工了?
當然我不是想說大家不應該抱持一顆想賺大錢當老闆的心
只是我突然覺得這樣的社會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還是需要有人追求名譽.追求地位.追求博愛.追求和平
不然這個世界只剩下錢,還剩下什麼呢?
企業只是為了賺錢,那不就跟中國賣假貨一樣了嗎?
發現自己看清了這一點
我突然安心了不少
因為我發現或許學校是故意不教這些的
你可以說是那些在政府裡的有錢人不想讓大家變有錢
但我寧願相信這是一種保護機制
只要你有了基礎的道德良知,並在後天補足了自己的財務知識
還是有機會可以成為有錢人的
我看"窮爸爸 富爸爸" (一)
上次從回台灣回來後
我決定要遵從朋友的建議,多看一些書
好巧不巧
Aaron正好買了一系列窮爸爸富爸爸書籍來看
這書既然那麼有名,我想我也應該拜讀一下
第一本"窮爸爸富爸爸"我沒看過
我是從第二本"富爸爸有錢有理"開始看的
不過有沒有看第一本跟本沒差
因為在這系列的書裡
每一本都會講到作者看窮爸爸富爸爸的基本故事
為了讓看我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我接下來想分享的心得
我想還是稍微描述一下這個基本故事好了
作者的爸爸是個做大事卻無法賺大錢的人
隨著他工作地位的提升,他只能更加辛苦地賺錢
也就是作者所謂的窮爸爸
而作者好友的爸爸則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他不但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從貧窮到賺大錢
作者甚至發現他錢賺的越多,需要花在工作上面的時間越少
跟他那個身為教育局長的窮爸爸簡直就是天差地遠
就因為這樣巨大的差異,使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疑惑
為甚麼遵循學校教育出來.一路追求工作穩定與保障的窮爸爸
聰明.勤勉.也有自己的理想與骨氣,但一輩子都在跟錢搏鬥
而只有高中學歷的富爸爸卻可以過著比他爸爸還要好上好幾萬倍的生活
這關鍵的差異相信可令所有第一次看這本書的人受到很大的震撼
作者以及富爸爸的觀點是
傳統的學校教育告訴孩子:"只要你好好念書,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謂"好工作"的定義是甚麼
就是薪水高.福利好.穩定而且有保障
於是我們從小就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了取得好成績,我們背誦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害怕犯錯
我們在升學制度下無意識地建立了我們要"按照規則"的觀念
我們害怕突破傳統.與大環境抗爭
我們目標做個醫生.律師.工程師.分析師
希望畢業後可以成為政教機購的一員或進入大公司工作
然後每天上班下班.存錢繳稅.買房子還貸款
是的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對?
已經出社會的你一定曾經有想過這件事
為甚麼我在學校的好成績跟拿到的薪水不成正比
做什麼工作不重要,我只想賺大錢
但怎麼賺,除非中頭彩
都不可能成為所謂的千萬富翁
作者及富爸爸告訴你問題在哪裡
因為身為一個雇員(幫別人做事的人)
你的收入必須繳稅,而且收入越高繳稅越多
能留下來的有限
然後你必須利用有限的存款去買房買車做其他貸款
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就得在還貸款中度過
這中間的時間你必須忍受你已經厭倦的工作
因為你不能辭職而失去收入來源
你無法陪伴家人太多時間
因為如果你不加班老闆就會叫你走人
然後在你好不容易還完貸款時你發現你還不能退休
因為你沒有錢養老
為甚麼會這樣?難道是我比較笨還是不夠努力?
學校教我們要做個有用的人
但我現在只想做個有錢人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有錢人是怎麼賺錢的
有錢人當他一有足夠的資本
他就開設了他自己的企業(自己當老闆)
當老闆跟當雇員最大的差別
就是雇員是在將自己收入扣掉稅務後
剩下的拿來買房買車買資產
而老闆是用企業的錢去買房買車買資產
剩下的錢才去繳稅
雇員只能希望自己收入提高,並減少支出才有辦法增加存款
而老闆卻是希望將能花的錢全部花出去,這樣才能減少稅務
當雇員為了存錢而拼命節衣縮食的時候
企業卻正在滿足老闆所有的需求並擴大規模
這就是窮爸爸越來越窮,富爸爸越來越富的原因
典型的窮爸爸像誰呢
就是一般公司的高級主管,甚至是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員
他們需要拼命工作,因為不工作就沒有收入
但同時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收入高所以可以花比較多的錢
他們的支出也很高,甚至有很多貸款(因為買了很多高價的資產)
典型的富爸爸則應該是錢越多就越輕鬆
因為他的企業可以請更多人來幫他做更多更專業的事情
他可以花更多時間在他的家人.他的興趣,甚至是他的理想上
而幫助他達到這個目標的就是"財稅自由"
也就是當他的"非工資收入"超過他的總支出時
他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維持他平常的生活
像是租金收入.股息.紅利等等
聽起來是不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生活呢
但為甚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因為學校不是這樣教的
學校教育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好雇員.好經理
但沒有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看到這裡我真的覺得如果我看過這本書我一定不會花時間去唸MBA
因為是真的!在學校學的一切完全用不到我跟Aaron的企業上
我們讀過的所有經典企業實例都是大公司的歷史
當時的時空經濟背景不會重來
而且對中小企業也不管用
我可以在沒有預算限制的情況下洋洋灑灑給你一個行銷計畫
但現實中沒有人教過你怎麼樣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有效地"推銷一家公司的產品
我們聽過某大公司的行銷如何"指點"我們商品包裝等等行銷建議
當下我們心裡只有"皇帝不知民間疾苦"這幾個字
為甚麼學校不教如何創業以及如何從無到經營成功的企業呢?
因為那些老師自己都沒有創業過,你要指望他們教你什麼
窮爸爸對於作者畢業找工作時的建議是:
"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裡的穩定是指有保障
同時也是低風險與低報酬率的代名詞
去找一份工作,熬個兩三年爭取一次加薪
再熬個三五年爭取第二次加薪
最後想辦法存一筆退休金
這就是人生
想想"穩定"與"保障"這兩個詞背後所隱含的
不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教導我們"避免犯錯"的教育制度嗎
然而為什麼那麼多好成績的人畢業後窮苦一生
其他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卻飛黃騰達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學校缺乏"財務教育"的關係
尤其是"害怕犯錯"的觀念使許多聰明人不敢自己創業
將成功的機會留給了那些"勇於犯錯"的人
因為"從犯錯中學到的東西永遠比從成功中學到的來得多"
我非常贊同這一點
我相信每個出社會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
如果是我的小孩,我當然不希望他們在學校辛辛苦苦地追求好成績
畢業後還是只能幫老闆工作加班,為繳稅及還貸款所苦
慶幸的是我跟Aaron都讀過這套書
我們可以從小就幫小孩灌輸理財觀念
也可以鼓勵他從犯錯中學習並養成不害怕犯錯的習慣
不過我在繼續唸了幾本書後
也不是刻意要挑戰書中的觀點
只是心中總是隱隱感到有些不妥
跟對直銷制度的感覺一樣
不知道是出於道德面還是哪個層面的良知
讓我總覺得我需要在多讀幾本相關的書才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這也是我從七月底開始看書
卻拖到現在才寫這系列文章的原因
請看下篇
我決定要遵從朋友的建議,多看一些書
好巧不巧
Aaron正好買了一系列窮爸爸富爸爸書籍來看
這書既然那麼有名,我想我也應該拜讀一下
第一本"窮爸爸富爸爸"我沒看過
我是從第二本"富爸爸有錢有理"開始看的
不過有沒有看第一本跟本沒差
因為在這系列的書裡
每一本都會講到作者看窮爸爸富爸爸的基本故事
為了讓看我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我接下來想分享的心得
我想還是稍微描述一下這個基本故事好了
作者的爸爸是個做大事卻無法賺大錢的人
隨著他工作地位的提升,他只能更加辛苦地賺錢
也就是作者所謂的窮爸爸
而作者好友的爸爸則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他不但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從貧窮到賺大錢
作者甚至發現他錢賺的越多,需要花在工作上面的時間越少
跟他那個身為教育局長的窮爸爸簡直就是天差地遠
就因為這樣巨大的差異,使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疑惑
為甚麼遵循學校教育出來.一路追求工作穩定與保障的窮爸爸
聰明.勤勉.也有自己的理想與骨氣,但一輩子都在跟錢搏鬥
而只有高中學歷的富爸爸卻可以過著比他爸爸還要好上好幾萬倍的生活
這關鍵的差異相信可令所有第一次看這本書的人受到很大的震撼
作者以及富爸爸的觀點是
傳統的學校教育告訴孩子:"只要你好好念書,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謂"好工作"的定義是甚麼
就是薪水高.福利好.穩定而且有保障
於是我們從小就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了取得好成績,我們背誦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害怕犯錯
我們在升學制度下無意識地建立了我們要"按照規則"的觀念
我們害怕突破傳統.與大環境抗爭
我們目標做個醫生.律師.工程師.分析師
希望畢業後可以成為政教機購的一員或進入大公司工作
然後每天上班下班.存錢繳稅.買房子還貸款
是的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對?
已經出社會的你一定曾經有想過這件事
為甚麼我在學校的好成績跟拿到的薪水不成正比
做什麼工作不重要,我只想賺大錢
但怎麼賺,除非中頭彩
都不可能成為所謂的千萬富翁
作者及富爸爸告訴你問題在哪裡
因為身為一個雇員(幫別人做事的人)
你的收入必須繳稅,而且收入越高繳稅越多
能留下來的有限
然後你必須利用有限的存款去買房買車做其他貸款
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就得在還貸款中度過
這中間的時間你必須忍受你已經厭倦的工作
因為你不能辭職而失去收入來源
你無法陪伴家人太多時間
因為如果你不加班老闆就會叫你走人
然後在你好不容易還完貸款時你發現你還不能退休
因為你沒有錢養老
為甚麼會這樣?難道是我比較笨還是不夠努力?
學校教我們要做個有用的人
但我現在只想做個有錢人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有錢人是怎麼賺錢的
有錢人當他一有足夠的資本
他就開設了他自己的企業(自己當老闆)
當老闆跟當雇員最大的差別
就是雇員是在將自己收入扣掉稅務後
剩下的拿來買房買車買資產
而老闆是用企業的錢去買房買車買資產
剩下的錢才去繳稅
雇員只能希望自己收入提高,並減少支出才有辦法增加存款
而老闆卻是希望將能花的錢全部花出去,這樣才能減少稅務
當雇員為了存錢而拼命節衣縮食的時候
企業卻正在滿足老闆所有的需求並擴大規模
這就是窮爸爸越來越窮,富爸爸越來越富的原因
典型的窮爸爸像誰呢
就是一般公司的高級主管,甚至是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員
他們需要拼命工作,因為不工作就沒有收入
但同時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收入高所以可以花比較多的錢
他們的支出也很高,甚至有很多貸款(因為買了很多高價的資產)
典型的富爸爸則應該是錢越多就越輕鬆
因為他的企業可以請更多人來幫他做更多更專業的事情
他可以花更多時間在他的家人.他的興趣,甚至是他的理想上
而幫助他達到這個目標的就是"財稅自由"
也就是當他的"非工資收入"超過他的總支出時
他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維持他平常的生活
像是租金收入.股息.紅利等等
聽起來是不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生活呢
但為甚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因為學校不是這樣教的
學校教育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好雇員.好經理
但沒有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看到這裡我真的覺得如果我看過這本書我一定不會花時間去唸MBA
因為是真的!在學校學的一切完全用不到我跟Aaron的企業上
我們讀過的所有經典企業實例都是大公司的歷史
當時的時空經濟背景不會重來
而且對中小企業也不管用
我可以在沒有預算限制的情況下洋洋灑灑給你一個行銷計畫
但現實中沒有人教過你怎麼樣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有效地"推銷一家公司的產品
我們聽過某大公司的行銷如何"指點"我們商品包裝等等行銷建議
當下我們心裡只有"皇帝不知民間疾苦"這幾個字
為甚麼學校不教如何創業以及如何從無到經營成功的企業呢?
因為那些老師自己都沒有創業過,你要指望他們教你什麼
窮爸爸對於作者畢業找工作時的建議是:
"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裡的穩定是指有保障
同時也是低風險與低報酬率的代名詞
去找一份工作,熬個兩三年爭取一次加薪
再熬個三五年爭取第二次加薪
最後想辦法存一筆退休金
這就是人生
想想"穩定"與"保障"這兩個詞背後所隱含的
不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教導我們"避免犯錯"的教育制度嗎
然而為什麼那麼多好成績的人畢業後窮苦一生
其他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卻飛黃騰達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學校缺乏"財務教育"的關係
尤其是"害怕犯錯"的觀念使許多聰明人不敢自己創業
將成功的機會留給了那些"勇於犯錯"的人
因為"從犯錯中學到的東西永遠比從成功中學到的來得多"
我非常贊同這一點
我相信每個出社會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
如果是我的小孩,我當然不希望他們在學校辛辛苦苦地追求好成績
畢業後還是只能幫老闆工作加班,為繳稅及還貸款所苦
慶幸的是我跟Aaron都讀過這套書
我們可以從小就幫小孩灌輸理財觀念
也可以鼓勵他從犯錯中學習並養成不害怕犯錯的習慣
不過我在繼續唸了幾本書後
也不是刻意要挑戰書中的觀點
只是心中總是隱隱感到有些不妥
跟對直銷制度的感覺一樣
不知道是出於道德面還是哪個層面的良知
讓我總覺得我需要在多讀幾本相關的書才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這也是我從七月底開始看書
卻拖到現在才寫這系列文章的原因
請看下篇
訂閱:
文章 (Atom)